站内公告:
2025-08-29 11:01:29 点击量:
最近,一条来自AI教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Geoffrey Hinton的建议,一下炸开了锅:
「不久的将来,AI将取代几乎所有脑力劳动者。而它像人类一样擅长物理操作还需要很长时间,我更建议年轻人当一名水管工。」
不少调查也都发现,当AI正在以惊人的速度重塑就业市场时,那些需要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的「蓝领」技能工作,看上去更让人有安全感。
海归硕士找不到工作、清华北大毕业生选择送外卖,甚至还有很多人到中年被裁员后,重新去职业学校回炉再造的故事。
数据显示,全球技术和职业教育市场规模在2024年达到43760亿元人民币,预计还将以10.27%的年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
在一个连诺贝尔奖得主都建议年轻人去当水管工的时代,全世界都在重新认识职业教育的价值。
随着对高等教育的祛魅,在美国,一个被称为「工具带一代」(toolbelt generation)的群体正在崛起——
职业导向社区学院的入学人数从2022年到2023年增长了16%,高职业化导向学校入学人数在2024年秋季更是增长了13.6%,达到92.3万学生。
经过2012年以来职业教育兴趣的短暂下降后,现在有更多年轻人重新选择职业教育,学校职业教育项目新生增长2.0%,双元制项目新生增长1.7%。
澳大利亚2023年有510万学生参与某种形式的国家认可职业教育培训,比2022年增长10.8%。
去年我认识的一位家长张妈妈,孩子成绩中等偏上,上个普通高中问题不大,但要想考个好大学还是有点悬。
就在全家人为此发愁的时候,张女士了解到了澳洲的TAFE课程:「当时身边人都不理解,觉得孩子成绩还可以,为什么要去读技校?」
但她仔细算了一笔账:国内读完高中再读大学,至少需要7年时间,期间各种费用加起来也得上百万,而澳洲TAFE的烹饪专业只需要2年,学费加生活费总共不到50万人民币。
「我们去澳洲旅游时特意考察了一下,发现那边的技工收入真的很不错,生活也很体面。」
张妈妈口中说到的TAFE,全称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是澳大利亚全国通用的职业技术教育形式,由澳洲政府开设的TAFE学院负责实施教育与培训。
这个体系以其实用性强、就业导向明确而闻名,被誉为全球职业教育的标杆之一。
澳洲TAFE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平均年薪为53,500澳币,令人惊讶的是,这竟然比澳洲大学毕业生的平均年薪还要高出3,500澳币。
我们找来了几个职业教育非常成熟的国家,虽然各有特色,但都有一个共同点:让技能工人活得有尊严、有体面、有前途。
以悉尼的一所TAFE学院为例,学习酒店管理的学生们在真实的酒店环境中实习,学习护理的学生在模拟病房里练习操作。这种边学边做的模式让学生毕业后能够立即上手工作。
最受欢迎的科目包括心肺复苏、急救、基本生命支持、建筑行业安全工作准备等,这些都是市场急需的实用技能。有毕业生通过水泥工艺技能培训,每天的收入达到1500元人民币。
数字印刷专业:毕业生可在电脑设计工作室、出版社、广告公司、网站设计公司、影视公司等工作
厨师和面点专业:澳洲第三产业的核心角色,提供全球美食烹饪技巧和饭店管理知识
2023年德国有约122万名职业培训学员参与学徒制培训,这个数字背后是一个完整而成熟的职业教育生态系统。
举个例子,在德国汽车制造企业的培训中心里,学徒们一边在企业接受实际操作训练,一边在职业学校学习理论知识。企业为每个学徒配备专门的师傅,手把手传授技能。
公立职业院校只收取少量注册费,这大大降低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德国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就业率高达92.7%,94.1%的毕业生在学习期间就获得了工作实践经验。
瑞士是目前上中等教育阶段双轨制职业教育学生比例最高的国家,2018年有36.88%的中等教育学生选择职业教育项目。
这也跟瑞士技术工人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收入水平分不开,钟表制造、精密仪器、酒店管理等优势产业为职业教育毕业生提供了大量高质量的就业机会。
更重要的是,瑞士建立了从职业教育到应用科技大学的完整衔接机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选择不同的路径。
加拿大的College体系以实用性强著称,为技术移民提供了便利通道。不少选择加拿大的中国学生最看重的就是毕业后的工作签证和移民机会。
加拿大的技术类专业毕业生可以获得工作签证,进入快速移民通道。计算机应用、护理、汽车维修、酒店管理等热门专业的就业前景都很不错,还有中国学生千里迢迢跑去加拿大开挖掘机。
在这些国家,「技术蓝领」从不是贬义词,而是社会尊重、收入可观的职业选择。
但在决定之前,还是要理性分析一下这个选择的利弊得失,先让我们来算一笔明明白白的账。
传统教育路径需要高中3年、本科4年、研究生2-3年,总共9-10年才能真正进入职场,而海外职业教育只需要2-3年就能获得职业技能和资格认证。
这意味着选择职业教育的学生可以比同龄人提前6-7年开始工作,积累经验和收入。
海外职业教育的总投资成本通常在35-70万人民币之间,而传统的本科加研究生留学费用往往高达200-350万。
以澳洲TAFE为例,一个2年的课程,学费大约15-25万,生活费20-30万,总投资不到50万。同样在澳洲读本科加研究生,至少需要150万以上。
职业教育毕业生通常在20-21岁就能开始工作,起薪普遍在年薪25-40万人民币。而留学生要到24-25岁才开始职业生涯,起薪不定。
技能稀缺性让这些毕业生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正如AI教父所说,需要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的工作AI很难取代
不过这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我发现,选择海外职业教育并获得成功的孩子,通常都有一些共同特点。
这些孩子往往动手能力强,喜欢实践操作胜过纯理论学习。一个在数学课上总是走神的孩子,在学习机械维修时却能专注几个小时不抬头。
他们可能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表现平平,但一旦接触到实际操作,就会展现出惊人的天赋。
性格特征也很重要。适合职业教育的孩子通常比较务实,有耐心,对具体事物有浓厚兴趣。他们不追求虚无缥缈的概念,更愿意看到自己努力的实际成果。当他们修好一台机器、做出一道美食、护理好一位病人时,那种成就感是纯理论学习无法给予的。
职业倾向也是考虑因素。这些孩子通常明确喜欢技术性、创造性工作,对「修理东西」、「制作产品」、「照顾他人」等实际工作有天然的兴趣。
家庭情况同样关键。成功选择职业教育的家庭往往比较理性,能够客观看待教育投资回报,不盲从社会偏见。
如今,越来越多的海外职业教育机构开始在中国设立合作项目,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职业教育的势头正在兴起。
当然,这条路并非没有挑战。社会认知压力是最大的障碍之一,「读技校丢不丢脸?」这样的声音可能会一直存在。
与此同时,海外生活的语言、文化、社交环境都需要时间适应,这对低龄学生来说是不小的考验,而且政策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也需要考虑。
当然,任何教育选择都有风险,关键是要找到最适合孩子的路径,对部分人来说,掌握一门过硬的技能,比追求一张漂亮的文凭,更能给他们一个稳定而有尊严的未来。
一个理想的教育世界里,职业教育不是「退而求其次」的无奈选择,而是「因材施教」的理性决策。
就像小学课本里学到的,小李去了北大,我去了职业学校,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Copyright © 2012-2018 某某网站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玉沙路58号电话:0898-88889999手机:13988889999
ICP备案编号:琼ICP备88889999号
微信扫一扫